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写作 > 观后感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

时间:2025-09-25 17:55:16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银河补习班》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

个人觉得这部电影应该算是邓超迄今在大荧幕上最好的成绩单了。

电影整体给人的感觉比较温润,没有激烈的冲突。有人说剧情和要表达的点大多,大而笼统,辐射面广但都没讲的深刻,像是大杂烩。其实不然,仔细品味,每个人物的刻画都比较立体的,每个事件的讲述都清晰简洁。电影整体表达出来的东西丰富,耐人寻味,感同身受,且又发人深省。这部电影不应该被定类为教育批判片,或者励志片,更或者人生传记。所有的这些元素构成了电影,但又都不是电影的主旨。

纵观电影,马皓文终其一生,都在努力修复他心中的两座桥,儿子那一座,自己那一座。电影中所有的无论关于教育的批判,关于执念的自我和解,关于人性的鞭辟,都只是在这一段爱与成长过程中的友情客串。

在近两个半小时的观影过程中,数度哽咽。这种想哭的感觉,去年徐峥的药神曾给过,但那是震撼的让人想哭。这部电影却是抓住了观众心中的柔软地带,让人不由得控制不住。每个人的父亲都是伟大的,但不一定每个人的孩子都是贴心懂事的。人生,除了对至亲家人呕心沥血,更要对得起自己的内心。心中有悔恨和遗憾,到老也不能和自己和解。

去年的金马奖邓超败给了徐峥。其实他们两个都需要一个奖项来证明自己,去否定别人给自己扣的帽子,什么侥幸的高票房、只能演喜剧、只能参加综艺节目等等。徐峥先做到了,从票房上的冠军到影坛上的至尊。《影》里面的邓超牺牲很大,演的也很好,但是有一种设计感的好。能在一部电影里演两个不同的人物,还演的很好,这本身就不错。但是,时隔不到一年,这电影没有让人再看一次的冲动。《药神》在这些地方就比《影》要好,自然,发自内心,让人有再刷的冲动。

同样,这一次《补习班》也做到了,金马奖更看重的是细腻的人文情怀,这从它历年的获奖名单上就能看出来。邓超去年折戟金马,今年可强势再战!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2

这部电影通过回忆、倒叙的方式,讲述了马飞从小到大经历的事情,虽然苦,但是很幸福,与父亲虽有隔阂,但是父子情深,误会的事情很多,但是马飞深深知道,自己的爸爸是爱自己的,对于自己人生道路的指点也是及时的。

马飞的父亲叫马皓文,是一名桥梁建筑师,对自己的儿子马飞特别宠爱。

马皓文因为设计修建的跨河大桥坍塌,而锒铛入狱。当马皓文终于刑满释放后,他第一时间就是去寻找自己的儿子,然而却发现儿子已经变成了学校最差的学生,并且要被学校主任开除学籍,强行转到其他学校就读。

马皓文没有放弃儿子,他认定儿子是最棒的,他并不比别人差。从此以后,马浩文专门培养马飞,鼓励马飞,引导马飞,逐渐将马飞的所有精力转移到学习上,对航天充满了兴趣。

马飞在跟爸爸生活的这段时间,慢慢的由抵触到崇拜自己的爸爸,最终成为了宇航员,成为了学校的骄傲,成为了一个优秀的人才。

影片很让我感动,感动的是父亲对于孩子的爱,虽然父爱与母爱截然不同,它没有母爱的点滴呵护。但是,父爱的伟大,莫过于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尤其是男孩子,父亲的言传身教胜过一切。

除了这些,马皓文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值得深思,他说,必要的知识应该预习和复习,但是不能老是复习复习,就像馒头一样,总是反复的热过来,热过去,会变硬,会变难吃。与其这样,不如去学习新的知识。孩子学习力充足的时间也就是那十几年,这时候总是逼迫孩子学习,那孩子身体里面负责学习的那根皮筋,是不是紧绷绷,随时有崩开的危险!

马皓文为马飞量身定制的这个【银河补习班】,在马飞参加了后,终于变成了一个优秀的孩子,一个最聪明,最有成就的孩子。

清华北大不是目的,只是过程,只有找到了那个自己要为之奋斗的事情才是正事,并且将这件事细化为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分,每一秒,如此,才谓之甚好。

看完这部电影《银河补习班》,致敬全天下所有的父亲!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3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电影,叫做《银河补习班》。

这部电影讲了在浩瀚的太空,航天员突然意外失联,生命最大的绝境中,他回忆起了自己那个最了不起的爸爸。一对父子跨越漫长的时光,守护爱和亲情,故事充满了欢乐,温馨,温暖,泪水与奇观。

这部电影是由邓超主演的爸爸马皓文设计的东沛大桥在一瞬间就塌了,马浩文还坐了牢,在牢中他最想的就是她的儿子,因为他的儿子马飞童年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在学校里从不写作业,上课睡觉迟到的学生就属他了,他是学校最差的学生。在校长要开除他的时候,马浩文出来了,他赶到学校去看儿子。可是当马飞看到自己的爸爸出现在眼前时,眼里没有惊喜而是怒火,马飞就跑了。在跑的路上,马浩文还被车撞了腰。第二天马浩文就和校长打赌说期末马飞如果考到了前十就让马飞继续上学,校长也答应了。深夜爸爸还在继续工作,马飞看到勤奋的爸爸开始主动深情不睡觉,开始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上课开始认真听课。马浩文为了维持生计卖过血,卖过怀表,干过临时工,收过破烂废品,这一切就为了给儿子马飞买一台电脑,马飞看到爸爸那么辛苦赚钱更努力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期末考试的时候马飞考到了第八名。最后高考的时候拿到了飞行员的录取通知书,又从飞行员成为了航天员。

长大的马飞当了宇航员,在回地球时碰到了宇宙垃圾,宇宙垃圾弄坏了隔热瓦如果不及时修好它就回不到地球啦,因为在大气层时他们会成为一个火球接着就会爆了,如果修的话衣服里的氧气只剩下三分钟了,马飞想起了爸爸说的话不认输,马飞穿上衣服出去修好了它,这样他们就回到了地球。

这部电影里搞笑中带着几丝悲伤,看完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父亲的爱,像一座大山,不让我们受到洪水的'阻扰以及对梦想的执着。我要向马飞学习,学习他努力向上的精神,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努力勇敢的去面对,更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4

最近,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银河补习班》风靡全国。我也去观看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上课捣乱,学习垫底的马飞同学是如何从倒数第一成为一名出色的宇航员的。这一切都离不开他的爸爸——马皓文的努力。

马皓文是一个以身作则,爱孩子,善与鼓励的爸爸。他原来是一个设计师,设计了东沛大桥。但由于有人栽赃诬陷,使大桥塌陷。马皓文也因此被捕入狱。在他入狱的这段时间,马飞由于缺少鼓励和关爱,变得不爱学习。

有一次,由于马飞在学校的表现让老师忍无可忍,学校决定要开除马飞。恰逢马皓文出狱。马皓文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是最差的,便与教导主任打了个赌,学校就不开除他。马皓文并没有给马飞恶补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告诉马飞:“学习就像射箭,如果连箭 ……此处隐藏2139个字……弃就一定能成功的。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8

昨晚,我看了一部名叫《银河补习班》的电影,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名叫马飞的小男孩,他在他的爸爸马皓文辅导下,从一个学渣变成学霸,从一个软弱无能的“缺根弦”成长为一个飞行员,最后,他成为了一名宇航员。

其中,马飞在被别人欺负的时候吼出的一句话,就是整个影片中最闪亮的一颗明珠,那句话就是:“我永远也不会放弃!”虽然它只是一句只有8个字的话,但它却是马飞的座右铭,一直指导着马飞对待任何事情都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在电影的结尾,正是这句话给了马飞勇气和力量,这种力量使他战胜了所有的恐惧,克服所有困难,英勇向前,无所畏惧,使他成功地修好了宇宙飞船,安全回归,成为了一名英雄。

“我永远也不会放弃”,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你不放弃,有敢于尝试的欲望,不断坚持,你一定会成功。我不禁联想到几天前的事情。

我的乐高玩具被摔坏了,我修了好几次都修不好,十分懊恼。为什么老天这么为难我呢?我真是走霉运了!老妈看我一脸苦恼的样子,又看了看满地的乐高碎片,顿时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就过来和我交流:“你不能因为它摔坏了就不要它了,你要努力将它拼起来,如果你选择了放弃,那么你只能接受失败!”我接受了妈妈的意见,于是又重新开始拼乐高玩具,在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下,我终于拼好了它,我完成了我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成功的感觉真好!

放弃的人,都是懦夫,他们永远不会成功,永远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永远只能做命运的奴隶。而坚持的人,都是成功者,一个个荣誉正在慢慢向他靠近。我相信,我会像电影中的马飞一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永远也不会放弃!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9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叫《银河补习班》的电影。它主要讲述了一个爸爸和儿子经历了重重困难与挫折,儿子终于成为了宇航员的故事。让我最感动的是两个情节。

1998年那场众有所知的大洪水,是这部电影中一段感人的情节。儿子因下车打水而上错了车,与爸爸走散了。下车后知道这场大雨是百年不遇的大雨,引起了一次大洪水。走着走着,只剩他一人了。他被困在了一间屋子里。爸爸一路打听,找到了儿子遇难的地方。他找到了一只喇叭,对下面大喊了几句,并说:“如果你能听到,看看周围有什么东西能派上用场……我相信你一定会出来的!”爸爸的喊声让他重拾了信心,觉得一定要出来。最后在爸爸就要绝望的时候,儿子终于出来了。因为他一直记着一句话:“只要你的脑袋一直想,一直想,就可以做世界上的任何事。”

第二段感人的情节是在最后。儿子最后成为了一名宇航员。但他乘坐的飞船“曙光十六号”遭遇了一场亿万分之一概率的“袭击”——宇宙碎片。它们把天线的接线打坏了,需要修理才能与地面取得联系。他不畏风险,主动出舱修理。他几次被安全绳甩来甩去,缠了飞船好几圈。最后他只距离天线只有一步之遥,但安全绳不够用了,于是他把安全绳卸了下来,冒着生命危险来修理。最后他终于用三个手指抓住了把手,修好了天线。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得到了两个启示:

1、这部电影里爸爸总是提到一句话:“只要你的脑袋一直想,一直想,你就可以做这世上所有的事情。”我的理解是:脑袋要不停地思考。

2、电影里爸爸用了另一种方式教育儿子,也希望所有的家长与老师都要像爸爸一样对儿子多一点信任和鼓励,不能只看成绩。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0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都找不到,那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这句话出自电影《银河补习班》。

《银河补习班》讲述了父亲马皓文因一次意外入狱,错过了孩子马飞七年的成长。出狱后,他发现马飞这枚“学渣”,对学习一点兴趣也没有。马皓文让马飞不要局限于每天枯燥的学习,给他创造自由和成长的空间,让他寻找自己的理想。一直活在否定中的马飞,在父亲的引领下,最终成了一名宇航员,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在执行任务时,马飞通过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成功返回了地球。

马飞的成功,和父亲马皓文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他对孩子的信任让孩子有了自信心,他鼓励孩子保有梦想,永不放弃。他一直说他不期望马飞的成绩有多好,只希望他的脑子遇到事情时能时刻转动想办法。

有一次马皓文带着马飞走了很远的路去参加航天展。返回途中他们遇到了洪水。马飞和父亲走散,被困在洪水中。马皓文发现后,着急的去寻找,撕心裂肺地对着洪水中的废墟呐喊。此时的马飞通过和父亲外出学到的知识,利用周围的东西制作了一个木筏,他把手电筒绑在木筏上照亮,亮光被马皓文看到,马飞成功获救。

制作木筏这样的本事不可能从课本上学到,所以我们不能仅限于课本上的内容去学习,还要了解更多的课外的知识,不断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更多地去了解外面的世界。

成功从洪水中脱困,成功返回地球,不仅需要足够的知识储备,还有临危不乱的镇定以及对希望保有的信心。

七年前,马皓文设计的大桥塌了,他对儿子马飞说:“我设计的桥确实塌了,但我心中的桥永远不会塌。”马皓文在监狱被人欺负,在现实处处不顺,但他的希望没有消散,这才能使他坚持。只要心中的大桥不塌,就一定能成功!

我们都会遭遇困境,但是我们不能失去信心,不能失去梦想。有了梦想就努力去实现,有了困难就想办法去面对。我想,这就是马皓文、马飞这对父子给我的启发吧。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1

所有的中国父母,都希望孩子考到清华北大,可马飞的父亲马皓文却告诉儿子:“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

在太空舱上遇险的宇航员马飞,回忆着小时候那个伟大的父亲,父亲是个伟大的工程师,他最伟大的成就一一东沛大桥。在一次被人陷害,使他坐了七年的大牢,错过了儿子的童年,回来时,他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别人都骂他骗子,小人。他告诉儿子马飞不要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从此回家和儿子生活在一起。可是,马飞在学校越来越皮,在升旗仪式上阎主任要让他退学,可马皓文自信地说:“这次考试马飞会考进年级前十,而且他会是这个学校最出色的孩子!”从此,父子俩开始共同努力,起初,两人要么找不到工作,要么被同学欺负,后来,马皓文自信满满,不顾学校的要求,带儿子外出“工作”,“玩耍”,使马飞开始努力学习,从倒数第一到倒数第五,为了鼓励马飞,父亲还带马飞去看航空展,回来时却遇到了洪水。马飞和父亲走散了,马飞被困在一个房子里,父亲到处寻找,最后在堤岸上声嘶力竭地吼:“看看周围有什么,想办法,你一定能出来!”马飞听到父亲说得话,想起了父亲常说的,要一直想,一直思考,最后用门板和手电筒做了一个木筏获得了救援。

其实制作木筏并不是教科书上的任何一个知识。马皓文对老师说:“我希望他学到的不止是知识,他得会思考,他得知道人活着是为什么。”

最后宇航员马飞想起了父亲的教导,奋起走出舱门,在外太空靠着思考和意志修复了火箭,成功返回。

这部电影充满了温暖与泪水,《银河补习班》是我看的所有电影中感触最深的,这位父亲的教育可能我们任何人都不可以批判,但就像马皓文说的:“刚蒸的馒头永远比蒸过好几遍的馒头好吃,”所以我们要学会创新,学会思考!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